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我的1999> 第1228章 行业冥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8章 行业冥灯(2 / 2)

而且在短短不到24小时内,两家金融巨头就完成了‘闪电交易’,也给了外界足够的遐想空间。

总之。

爆了。

整个华尔街,整个美国,甚至全球资本圈都爆了。

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应声下跌。

美国公众一片哗然。

但徐良组建起来的‘祝融计划’视频办公会上,却欢呼声一片。

“贝尔斯登堪称是一盏“行业冥灯”,去年它的两只对冲基金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大幕,今天它的卖身,肯定能把次贷风暴推进一个全新的高潮。”孙振平眉飞色舞。

“贝尔斯登怎么突然就不行了一点先兆都没有。”钟丽芳道。

夏长胜笑着接话道:“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先兆。

贝尔斯登的ceo施瓦茨四天前刚在美国bc电视台发表了讲话,安抚投资者情绪。

说公司目前流动性充足,并预计将在第一财季实现盈利。

然而仅仅只过了两天,就啪啪打自己嘴巴。

顶不住压力向美联储求救,说贝尔斯登遭遇了重大流动性危机,过去24小时,公司的现金头寸急剧恶化。

美联储这次很给力,当天就回应了贝尔斯登的求救。

根据我们了解,jp摩根最初并不想接这个烂摊子。

贝尔斯登的窟窿高达数百亿美元。

最后还是美联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拿出300亿美元的兜底贷款,这才说服了jp摩根为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融资。

从提供紧急融资到今天宣布收购计划,前后加起来不超过72个小时,放在华尔街,这也算得上是一起闪电般的并购交易了,紧急程度可见一斑。”

徐良轻轻点头,他在来的路上已经全面了解过事情始末了。

贝尔斯登这次死的有点冤!

从上周开始,美国股市便开始流传贝尔斯登可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的消息。

之后几天,越来越多的贷款人和客户开始从贝尔斯登撤出他们的资金。

这就跟银行挤兑一样,贝尔斯登账上的现金大量消失,眼看就要违约破产了。

在这危急关头,两个月前才刚刚上台的ceo施瓦茨只好挺身而出,上电视释放各种利好消息,希望大伙儿再相信贝尔斯登一次。

但美国韭菜被割的实在太惨了,远没有东大韭菜那么容易糊弄,华尔街资本家的话他们历来反着听。

所以,很不幸,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机变成了破产危机。

无数通过贝尔斯登做交易的对冲基金、资管公司加速逃离,取出所有现金,因为害怕贝尔斯登破产导致他们这些客户的钱被一并冻结。

所以,贝尔斯登可以理解为市场流言下的牺牲品。

但苍蝇不叮无缝蛋,为什么偏偏是传它的谣呢

因为亏得实在太多!

或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美联储不直接救助贝尔斯登

而是要给jp摩根兜底300亿美元,让他来接手这个包袱

这里面涉及到美国的金融法案。

在老美这里。

贝尔斯登作为一家证券公司,也就是投行,无法通过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得到资金。

所以必须通过一家商业银行来做中间机构,于是jp摩根作为商业银行被美联储选中了。

这就相当于jp摩根拿着美联储提供的贷款,先给了贝尔斯登一笔短期过桥贷款,让这扑街仔挺几天,别挂了,我马上就来救(收购)你。

收购价才2亿多美元,美联储却给了最高30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这是因为贝尔斯登有毒资产太多,实际上有可能已经成了负资产。

之所以说有可能,这是因为jp摩根根本没来得及进行尽调,稀里糊涂的就被美联储赶鸭子上架了。

jp摩根也怕2亿多美元买回一个实际资产负两百多亿美元的烫手山芋啊,所以找美联储要了一个300亿美元贷款的兜底承诺,随后出问题都是不用负责的。

也许还有人要问,为什么证券公司不转为投行

是因为大名鼎鼎,把摩根变成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的那个《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吗

并不是。

早在1999年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正式废止了象征分业经营体制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允许美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

所以诞生了旗和jp摩根这些既是银行又是投行的巨头。

之所以贝尔斯登仍然维持投行的身份。

主要是银行受到美联储严厉监管,必须保证自己的一级资本保持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而且不允许使用杠杆。

但投行不一样,它不受美联储监管,也没有资本充足率方面的要求。

可以肆意放大杠杆。

这次次贷危机,华尔街五大投行的杠杆平均超过30倍,最高的雷曼甚至近40倍。

也就是说他们100亿资金,能玩出4000亿美元的效果。

可以说次贷危机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华尔街五大功不可没!

“要我说,美联储不该救贝尔斯登。这坏了规矩,自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联储还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发放贷款。”

江平抱怨道。

如果任凭贝尔斯登倒闭,所产生的冲击波绝对能瞬间引爆次贷危机的大雷,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将引来巨大收获。

结果现在好了,白高兴一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