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台上与乌奇洛大师一道演绎钢琴协奏曲的指挥和乐手们早已撤得干干净净,罗伊正陷入对近日来一系列事情的思索中,忽然她听到了人群中的什么动静。
旁边反复读着那叠电报的希兰也抬起了头。
衣物的悉悉索索摩擦声到处都是,交谈声也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从远到近,广场三万坐席的观众接二连三站起,人头的波浪递进着,就像被季风拂过的麦田。
不光坐席,更远的广场边缘或主干道路口上的市民们摊贩们也侧身站定,目光向特定方向集中。
原来是观众和市民们发现,又有新的一拨人进场了!
人数略多,但也不是太多,性别以绅士为主,横排三四位,长度约一二十位的样子,不是什么队列,也没有对得很齐的横纵间距,总体就是各走各的步伐。
但从这些人的神情与衣着、入座的靠前靠中位置、以及起身迎接者们的姿态来看,毫无疑问也是处于上流社会权力核心的群体——市民们如此揣测。
丰收艺术节筹委会里面的高级官员?——也有部门市民认出了人群中部分人物的特定相貌体征。
“特巡厅的人来了,里面好多巡视长,怕是有一二十位!”希兰低声开口,眼神从为首一排掠过又赶紧移开,“最前面坐轮椅的是那个蜡先生......嗯?中间那个,礼服看起来有点怀旧款式的该不会是?......”
“波格莱里奇。”罗伊证实了她的猜测。
“原来他也会在公开场合露面?”
“几乎不,但除了丰收艺术节的最后场合,七年前的上一届,我来这里旅游时,也远远见了一次。”
两人在交流中也站起了身,并且,自身在这种气氛下,同样没有很明确地注意到。
当被风吹过的麦田波浪拂到自身所在位置时,就跟着众人一道站起了。
“啊!那是!?”
“你看第三排!就是大概三四排的样子!最里面的!被那几个人有些挡住的!”
忽然希兰惊呼起来。
这波人群行过某个座次片区间的岔路时,一位穿燕尾服、戴纯白领结的男青年脱离了队伍,朝自己这边的方向走了过来。
“!!!”罗伊的一声呼唤卡在了喉咙里。
端着一叠签呈的女助理妮可赶紧移步让位,几人再一腾挪,把罗伊和希兰中间的座次空了出来。
“谢谢。”
“这些人都认识波格莱里奇么?”
范宁向女助理道谢后,提问,落座。
或许,是在场好几万观众中,第一个这么早“重新”落座的。
如释重负的希兰同样有很多动作想做,太多问题想问,但在这种局面和处境下,一时间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同罗伊一道,把范宁浑身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他的衣着整洁,举止沉静,神色语气稀松平常,像只不过去了趟盥洗室。
“我说,这些人是都认识波格莱里奇么?”范宁问第二遭。
“应该没几个认识。”罗伊回过神来,呼出一口气后,让自己的嗓音尽可能平静放低,“极少数人不过是知道或听闻,历年丰收艺术节的最后,会有个神秘的大人物来现场看演出。”
“那他们都站起来干什么?”范宁问。
按理说,类似的庆典或盛会,进行到一些重要阶段时,总会有一些重要人物在簇拥之下入场。
虽很显眼,但也不是什么瞠目结舌的场景。
“气氛一直有些不同寻常。”希兰蹙眉,“不知道为什么,刚刚我们就这样全都跟着站起来了。”
那最先站起的那拨人怎么说呢?
是因为认出领袖的缘故?
或是因为认出入场者中的特定其他人物而站起的?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