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李宝玉问赵军道:“我给他拖下去掌嘴!”
“上一边子去!”李如海推开李宝玉的手,对赵军陪笑说:“大哥,以后再有写稿的事儿,你找我给你写,我给你量体裁衣、量身定制。”
“行,等下回的。”赵军也感觉动笔这种事,还是李如海靠谱。可李宝玉却是知道,李如海的意思是挑大白话、最简单的形式给赵军写。
但这事,李宝玉不好明说,只能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哥几个吵吵闹闹,时间过得很快。等到不远处火苗下去,几个人凑过去烤火、继续等待。
等火苗高过脚面的时候,李宝玉、解臣就拿着锹,将还烧着的木炭撮到一旁留着备用。
然后,两人在树墩子前开始破土。他们下锹的地方,离树墩有个三十公分。要不然离树墩太近,下锹都是树根子,土烧化了也没用。
在这位置下锹,还有不少树根呢。能造材的大树,树根可谓是盘根交错。
这时候,张援民就拿着油锯开干。等他破开一些树根以后,赵军、王强挥镐刨。他俩刨差不多了,李宝玉、解臣用锹往出撮土。
他们开的坑不能小,如果坑小了,等坑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在坑里转不开身,就没法干活了。
所以几人开的坑,长约三米,宽两米左右。这么大的坑,才能容纳两个人,背靠着背在里面干活,
烧了二十多分钟,从破开土面往下挖,挖了不到半米,就挖不动了。
地冻着呢,镐刨也不行。正好旁边还有烧着的柴呢,撮两锹倒坑里,拢上柴火接着烧。
烧完再挖,挖完再烧……
反反复复的,四个多小时过去,六个人忙活到了下午三点多。
越挖越慢,因为刚开始大伙都动手。而现在坑里,只有李宝玉和解臣俩人了。
他俩背对着在坑里,挖土往上面坑外扬。此时李宝玉脑袋就露个尖,也就是说挖一米八十多公分深了。
眼瞅着天就黑了,站在坑边土包上的赵军,面色凝重地看了王强一眼。
天再黑就没法干活了,可这挖一半怎么停啊
“看看吧,大外甥。”王强道:“刚烧完,再挖这一起。完了要不行,咱就回去。”
王强话音刚落,就听解臣“哎呀”一声,喊道:“李哥,你来、你看,这是不是有东西”
听解臣这话,在坑外的赵军、王强、张援民、李如海纷纷把头凑到了坑边。
李宝玉过去,蹲身使手一摸,紧忙抬头喊赵军,道:“哥哥,好像木头板子!”
“什么木头板子!”解臣使肩膀撞了李宝玉一下,道:“那是木头箱子吧”
“啪!”在坑外的赵军狠狠一拍巴掌,道:“宝玉、小臣,你赶紧摸边儿。”
说是摸边,其实是让李宝玉、解臣用锹去探。
哥俩用锹往外扩着探,大概过了两分钟,李宝玉抬起双手,横着向赵军比划着说:“哥哥,得这么大。”
说完这句话,李宝玉又竖着比划了一下。
赵军估摸李宝玉比划的,那箱子似乎不大,长宽都在半米左右。
“旁边没有是吧不用往旁边掏吧”赵军问这话的意思,是问那箱子是不是完全在坑底范围之内。如果不是的话,还得往坑旁边掏,那就更费劲了。
“不用。”李宝玉说着就抬头,问赵军道:“哥哥,咱抠啊”
“抠!”赵军说话,就从挎兜子拿出个钳子。然后他蹲下身,用钳子将固定镐头、镐把的钉子拔了下去。
紧接着,赵军把钳子交给王强,他自己先拿着镐头下了坑。
要是挥锹抡镐,那这坑里只能容纳俩人。要是蹲那儿用锹头、镐头慢慢抠的话,那赵军、王强、李宝玉、解臣四个人都没问题。
这时林子里渐黑了,坑里就更黑了。张援民、李如海坐在坑边,手里拿着火把,给底下人照明。
赵军四人,两人拿锹头、两人拿镐头连抠带撅,等半个箱子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再往下土就冻着呢,实在是抠不动了。
“td!”赵军爆句粗口,道:“不特么抠了,我给这箱子刨开。”
一开始,赵军是想把这箱子都搬回家。但现在是不行了,他就想把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整回去。
反正外头就一破松木箱子,实在整不出去也就那么地了。
“兄弟,你别刨!”张援民喊住赵军,道:“你没深拉浅的,你再给里头东西刨坏了。”
赵军知道张援民手巧,当即说道:“大哥,那你来吧。”
张援民将手里火把交给李如海,然后他没急着下坑,而是去拿油锯。
油锯先下,然后是张援民。
张援民下去以后,用油锯横着开那箱子盖。他手很稳,下锯也很轻。
很快,整个箱子盖都下来了。
打开箱子盖,里面黑乎乎的一堆。上头火把照亮,赵军再伸手一抓,发现都是破布头子。
比起上次的财宝窖,这处藏宝更深,又有防腐的松木,使这箱子里的东西保存的都还行。
“抖落、抖落。”王强道:“别布头子里夹东西。”
王强想的挺好,但那堆破布头子里啥也没有。
这箱子不大,但挺深的。赵军、王强抓出破布头后,就见里面只有一个像细口瓶似的器皿。
这东西细脖大肚,瞅那肚子粗细都赶上家里用的小盆了。看到这东西,坑上的李如海惊呼一声:“是不是古董啊”
“啥古董啊。”张援民皱眉道:“这特么好像黄泥烧的。”
“行啦,别管啥烧的啦。”王强道:“大外甥,赶紧整出去,完了咱回家。”
“哎!”赵军应了一声,双手去捧东西的大肚时,却觉手上一沉,竟然没捧起来。
“哎呦!”赵军心中一动,心道:“这里有东西呀!”
这章补昨天的啊,今天的我继续写,稍微得晚点,兄弟们先睡。我白天又针灸去了,折腾一小天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