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言情>金陵春> 分节阅读 4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07(2 / 2)

皇上不乐意了,道:“娶个十五、六岁的怎样了常玉娥那么大年纪了,肯定不能生了。你不愿意续弦也就罢了。既然续弦,怎么也要生个一儿半女才好。你不用顾忌我的面子。我当时也是让她去服侍你的。你要是觉得她不好安置。把她送回来就行了。赶明我放她出宫,去皇觉寺陪着那些太妃就是了。”

那岂不是又害了常氏。

程劭求饶:“我不是有孙子了吗再说了,我这把年纪了,也就图个清静,常氏在您宫里也是数得着的温良敦厚,这就行了。”

皇上想来想去心里有根刺,道:“要不我给你赐婚吧”

程劭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得道:“我和我嫂嫂商量过了,请家里的人吃个饭就行了,也不必那么多虚礼了。”

皇上想到程劭低调内敛的性子,退步道:“那就让皇后赏些东西给常氏,让皇太孙去喝个喜酒。”

程劭不好再推迟,谢了恩,皇上还问他:“你要不要再想想”程劭忙起身告辞。

这边周少瑾一面把程劭成亲的东西写成单子,一面对坐在对面炕上逗着韫哥儿玩耍的郭老夫人道:“我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妥虽说常姑姑年纪大了,可也是第一次做新娘子,这样请了家里的人吃顿饭,像纳妾似的,常姑姑心里肯定有遗憾。二叔父要么别娶人家,既然决定娶了,这礼数还是要做足才好。”

郭老夫人一愣,笑道:“那你说怎么办好”

“我想二叔父肯定是怕喧嚣。”周少瑾笑道,“不如还是依了古礼,只是不大肆客宾就是了。”

郭老夫人思忖了片刻,道:“那我和你二叔父说说去。”

程劭听了有些意外,他问郭老夫人:“子川媳妇的话是不是很有道理。”

“我觉得有道理。”郭老夫人道,“虽说有些事是做给别人看的,可要是不做,莫免独立特行,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程劭倒也爽快,道:“那这件事就托付给你们了。”

郭老夫人就让周少瑾去问常姑姑,有没有娘家可回,六礼虽然会有些急促,却会依礼行事。

常姑姑眼眶含泪,道:“我是永定人,多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周少瑾就让程池去打听。

彭城夫人知道了却大手一挥,道:“就算是找到了又怎样那么远,你们还去永定下聘不成。我看这样好了,我收了常姑姑做干女儿,到时候就让她在我们府里出嫁,她娘家的人来观礼就成了。”

这样她也算和程家结上亲了。

彭城夫人呵呵地笑。

、第555章主见

程劭却无意和彭城伯家走得这样近。

功勋和读书人不是一条道上的。

郭老夫人却另有想法,道:“彭城伯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他们家之所以这样看重你,也不过是想你能教他们家孩子读书,到没有其他的想法。”又道,“女人谁不希望有个娘家,我看这件事你先问问常氏,看她是什么意思”

如今常姑姑要嫁进来了,再称她“姑姑”就有些不好了。

程劭想了想,觉得郭老夫人说得也有道理。这毕竟是常氏的事,寻常女子能攀了这门亲事多半也是愿意的。

常氏听了却问程劭:“老爷怕是不喜欢吧”

程劭讪然道:“有这么明显吗”

常氏抿了嘴笑,道:“都写在脸上呢”

程劭道:“我只是嫌麻烦倒也不是为别的。”

常氏点头,笑道:“我知道,老爷向来不参与到朝中的这些事中去,若是因为我的缘由让皇上心里不高兴就不美了。这件事您就别操心了,我等会去见周氏,她不是差了人去打听我娘家人了吗不如跟彭家的人回话,就说人已找到了,不日就来京。彭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明天就去给彭城夫人磕头谢恩,虽说结不成干亲,可一样当正常的亲戚来往。还请彭城夫人不要嫌弃我”

程劭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我以为你在宫里时间久了,不太通这些人情世故了,没想到你这么聪明”

常氏脸上有淡淡地红韵,道:“有什么事比宫里的事还复杂老爷放心好了,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得罪了彭城夫人。让郭老夫人为难的。”

程劭点头,对常氏刮目相看。

周少瑾知道常氏的想法之后也非常的惊愕,她道:“这件事还真是凑巧我们已经找到您娘家人,只是老太爷和老安人二十年前就先后病逝了,您还有个弟弟,子承父业,如今开着间杂货铺子。铺子虽小。生意却兴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四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知道您出宫,还要嫁人了,常家舅老太爷当场就哭了起来,说会带着老婆孩子来给您送嫁。我在榆钱胡同那边不是还有个宅子吗平时也空着。等常家舅老太爷过来,可以住在那里。”

常氏也可以在那里发嫁。

她听着眼眶就湿了。哽咽道:“我没有想到他还记得我,我进宫的时候他才五、六岁”

“这样不就团聚了”周少瑾笑道,“听说二叔父把日子定在五月初二,也没多少日子。您要是觉得这样的安排还好,这两天就选个吉日,我帮您搬去榆钱胡同住些日子好了。等到常家舅老太爷过来。您还可以和他说说话。”

常氏不住地点头,连声说着多谢。

周少瑾脸上就闪过些许踌躇之色。

常氏忙道:“怎么了”

“没事”周少瑾忙道。“我就是在想您刚才说的事彭家这样热心,就是为了让二叔父教他们家孩子读书我前些日子还和筝姐儿、箫姐儿说起来,从前在金陵的时候,程家族学多气派啊说出去谁不要翘着大拇指说声好啊如今家我们搬到了京城,家里的孩子也日渐多了起来,就想着能不能像在金陵老家似的,在京都也办个程氏族学,请了鸿学大儒来讲学,让程家的子弟都能得明师指点,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也能认得几个字。”

常氏讶然,道:“您们要办族学”

“还没有决定好。”周少瑾笑道,“这也不是简单的事,总得要和长辈们商量之后再做决定。不过,若是族学真的办起来了,倒可以收些亲戚朋友家的孩子。”

这样,彭城伯家的问题也解决了。

免得总是彭城伯家的孩子每次想问问程劭的功课都大包小包地往双榆胡同送东西,见到了程劭也唯唯诺诺地说不出一句话来,好像猫见了老鼠似的。彭城伯府也总打主意让程劭指点他们家的孩子。

彭城夫人也就不用非得认常氏做干女儿了,而彭城夫人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存在得罪彭城夫人了。

常氏能在乾清宫服侍那么多年也不是个简单的人,闻音知雅,立刻就明白了周少瑾的意思,道:“不知道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

“族学里还缺好先生。”周少瑾眉眼弯弯地道,“若是二叔父能帮着推荐几个人就好了。”

如果是这件事,那就只能等她进了门再说了。

常氏微微地笑,并不答话。

可周少瑾心里却明白,常氏这算是答应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