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她重生,就是程笳拉拉她的手她都觉得不自在,现在却任由池舅舅搂搂抱抱的
她羞赧地没有说话。
程池看了叹气,道:“不行,得想个办法早点和你成亲才行。不然这样偷偷摸摸的,我明明知道不应该,又抑制不住,迟早是要出事的”
还出事呢
周少瑾瞪了他一眼。
程池哈哈地笑。
他真的喜欢上这个小丫头了。
就是这样瞪他一眼,他也觉得有趣,觉得甘之如饴。
程池深深地吸了几口的,连喝了几杯冰水,压下了心中的绮念,这才对周少瑾道:“走,我们去见太太去得赶紧把你的事给定下来,不然她要是把你给带回保定府去了,我可哭都没个地方哭了”
那得意样
周少瑾咬着唇就轻轻地拧了他了下。
程池夸张地“哎哟”一声,哄骗着周少瑾主动亲了他一口,这才和周少瑾一前一后出了书房,往东厢房去。
李氏见周少瑾和程池连袂而来,心中一紧,以为出了什么事,忙请了程池和周少瑾进来。
程池也没有客气,说明了来意:“想让少瑾去陪陪我母亲。周大人那边,我已经写了信过去,太太这边,还请帮我美言几句。”
他知道李氏当不了周镇的家,所以只是请她从旁协助。
李氏不知道程许的事,想着不过是说几句好话,别的她帮不上忙,这件事她却是有把握的。
何况现在九如巷分了宗,周家和长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周少瑾能继续在郭老夫人膝下承欢,这对周家来说可是件好事
只怕自己的哥哥听说了,都会帮周家欢喜。
她连声应“好”,程池就起身告辞了。
李氏要避嫌,周少瑾就代她送程池。
程池道:“这件事你别担心了。你姐姐那里我也派人去说了。你父亲可能心里会不舒服,但程许不在京城,看着你姐姐的份上,他应该会答应这件事。”
他既然出了手,周少瑾一点也不担心。
她只担心郭老夫人不喜欢她。
、第四百三十六章留京
程池回到朝阳门的家中,郭老夫人那边正有客只来访,吕嬷嬷陪着笑脸解释道:“是方家的大太太,后天就要回舒城了,今生特来向老夫人辞行。”
那就只能等会再去给母亲问安了。
程池点了点头,回了自己的住处。
郭老夫人听到动静道:“是谁过来了”
吕嬷嬷恭敬地道:“是四老爷回来了。听说您这里有客,就先回去了”
是从榆钱胡同回来的吧
郭老夫人在心里琢磨着,方大太太闻言却笑道:“池四叔吗我有些年没有看见他了,如今他可还好”
“好,好,好”郭老夫人想起这个老来子脸上的笑意就更深了。
方大太太笑道:“池四叔家的媳妇是哪家的闺女他成亲的时候您怎么没有给我们下贴子”
虽然隔得远,可怎么也会派个人去随礼的。
说起这件事郭老夫人就有些尴尬,道:“他还没有成亲呢”
这么大年纪,而且还有了功名却一直没有成亲,这其中只怕是有什么不足为人道的缘由。方大太太自然不好多问,道着:“好事多磨,您也别太担心了。”然后就转移了话题,“那我就先回去了您有什么事,只管写了信去舒城就是。”
郭老夫人道了谢,吩咐渭二太太帮着送客。
方大太太客气了一番,由渭二太太领着了正院。
她不由道:“池四叔怎么还没有成亲啊”
渭二太太怎好议论小叔子屋里地的事,只好含糊其辞地道:;“四叔不管是人品、学识、能力都是上佳,只是这婚姻大事事却和老夫人拧着了老夫人瞧着好的,四叔觉得不好;四叔觉得好的。老夫人瞧着不好。这一来二去的,婚事就也耽搁下来。”
方大太太听了若有所思。
过了几天,廖大太太来拜访郭老夫人,意有所指地提起了方萱:“父母怕她受委屈,想找个稳沉持重的,若是年纪大几岁,家里的长辈又是个明理的人。那就再好不过了。托付了我几次。您也知道。我在镇江那小地方,哪里认识什么人前几天我嫂嫂回舒城,又和我提起这件事。让我帮着留留心。我想来想去,老夫人从前在京城住了十几年,认识的人比我吃过的盐还多,就趁着今天天气好特决过来拜托您一声。您要是有什么适合的人。可得帮阿萱留意留意。”
这么明显的暗示,郭老夫人若是还听不明白岂不是枉费了她的精明干练
她只是没有想到方大太太会看中程池。
那方萱可比程池小十来岁。
不过。周少瑾也比程池小十来岁
郭老夫人忍不住就在心里颇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那天送走了方太太程池就来给她请安,说起了让周少瑾过来陪伴她的事。
她还没有开口,程笙那傻丫头却是击掌称好,还道:“少瑾的性子最是柔顺不过。我们姐妹三个如今都出了嫁,不能像从前那样陪在祖母身边,正好把少瑾拉过来给祖母做伴。”然后还嘻嘻笑道。“若是能给我绣个戏婴图之类的就更好了。”
那丫头的心也太实在了些,居然就真的准备给程笙绣个戏婴图。
想到这里。郭老夫人问身边服侍的珍珠:“二表小姐在干什么呢经书还没有抄完吗廖大太太过来,让她来给廖大太太请个安”
廖大太太颇有些意外,道:“没想到亲家二小姐今天也在”
她听周初瑾说周少瑾这些日子常来朝阳门这边陪伴郭老夫人,她以为只是说说话,做个伴而已,没想到居然还要抄经书。
郭老夫人就道:“她从前跟着我去过普陀山礼佛,精通佛法,我常让她帮我抄些佛经。”
廖大太太笑道:“没想到亲家二小姐还擅长抄经书。”
郭老夫人笑道:“她得写也写得好,端庄秀丽,笔法自然,很有些功底。”
廖大太太听郭老夫人口吻像很喜欢周少瑾似的,笑着奉承道:“既然能被老夫人看中的人,想必也是个妙人儿。”她再次提起方萱,“字也写得好,不如让她来给少瑾做个伴。”
郭老夫人婉言拒绝道:“只怕方家二太太心痛,舍不得她受这苦。”
方萱的父亲在方家行二。
廖大太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