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瑾有点为他可惜,道:“如果池舅舅去做官做官,肯定是个计相”
文官里数算数的不多,有一个都会被户部视为珍宝,别的不敢说,一个侍郎是熬得到的。
关老太太笑道:“谁说不是可池四爷说了,户部已经有个宋景然,他就不去凑热闹了。还是回家管管自家的账房好了。”
宋景然,宋旭,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天下闻名的计相。
周初瑾咋舌,道:“他口气可真大”
关老太太呵呵地笑了两声,道:“年轻人,有本事,口气怎可能不大”
老人家话没有说完,有小丫鬟通禀,王嬷嬷回来了,话题从程池身上转移到了寒碧山房:“许大爷跪了一顿早膳的功夫,出来的时候腿都不太利索了。袁夫人站在一旁没敢吭声,还免了许大爷昏省。”
关老太太不由长吁了口气,道:“到底是在外面行走过的,做事果断。初瑾,你把这件事悄悄地告诉少瑾,让她不用担心,郭老夫人那里明镜似的,许大爷是不敢乱来的。再就是关于许大爷的事她做得很好袁夫人那里,对许大爷的婚事只怕早有打算,不然也不会到如今也没给许大爷说话,许大爷今年都十七了至于她的婚事,你也别急,我会好生帮她看看的”
周初瑾明白了外祖母的意思,趁机把程辂的事也说了。
关老太太气得差点闭过气去,铁青着脸让王嬷嬷去请程沔过来:“敢情我们家养出了条白眼狼来。这要不趁着发现得早打发了,还不得等着被反噬啊”
王嬷嬷也觉得兹事体大,匆匆去了外院。
谁知道程沔被二房的老祖宗叫去了闻木樨香陪客。
关老太太只好先把这件事放下,对周初瑾道:“总归是不会让你们姐妹吃了亏去。”
周初瑾当然知道,向关老太太道谢,等到周少瑾过来给关老太太问了安,周初瑾送周少瑾去上学。
路上,她低声把关老太太嘱咐她的话转告了周少瑾。
周少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这才算落了地。
过了明路,以后程辂再玩什么花招就没有人会相信了吧
说起这件事,她还得感谢程许。
要不是程许告诉她,她只怕会一直蒙在鼓里。
一报还一报。
前世的那些事也还没有发生,她和程许,就算是两不相欠了吧
周少瑾笑盈盈地和姐姐在静安斋门口分了手。
转身却被程笳揽住了肩膀:“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昨天都和潘清说什么了怎么潘清一大早就跑到祖母那里,说什么我们姐妹多时不见,想像小时候那样,和我们一在静安斋上课”
、第四十八章挑明
潘清
周少瑾讶然,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啊她来了吗”
程笳撇着嘴朝里面指了指。
周少瑾默然。
潘清恐怕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打探自己到底听没有听到她和潘濯说的话吧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笑着和程笳进了静安斋。
周少瑾的书案旁加了一张书案,潘清穿着件玫瑰色织金褙子,杭白绸素面立领春衫,乌黑的头发简单地挽了个纂,正静静地坐在那张新加的书案前看书。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来,笑盈盈地和周少瑾、程笳打了个招呼,耳边两颗莲子米大小的珍珠晃来晃去的,清雅中透着几分活泼。
真是个美人
可惜是个戴着面具,表里不一的美人
周少瑾在心里感叹,上前和潘清见了礼。
程笳则目不斜视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这样一来,周少瑾的左边是程笳,右边变成了潘清,她坐在了中间。
自己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这么瞩目,这么重要。
周少瑾在心里自嘲着,沈大娘过来了。
看见潘清,她并不意外,笑着和潘清寒暄了几句,就开始讲课。
可见有人已经给她打过招呼了。
三个人安静地听沈大娘讲了一章烈女传。
等到中途休息,潘清给沈大娘斟了杯茶,和沈大娘说起离别后的情景。
接下来的课程是写大字。
周少瑾摊开了宣纸,准备练字。
程笳跑了过来,和她交头接耳:“等会放了学你去我那里用午膳吧我让人烧了只野雉。”
周少瑾只觉得无力,道:“我中午答应了外祖母陪她用膳。”
程笳犹不死心,道:“要不你到我那里去用晚膳”
“我要去寒碧山房抄经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那,你回来的时候让小丫鬟去我那里打个招呼,我去找你玩。”
“天色太晚,还是等哪天休沐的时候吧”
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的,潘清笑着走了过来,道:“在说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