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看了看四下这群东宫讲官,心说,你们也就是仗着有点儿清名罢了,朝事你们哪样能插手的
换作李孜省,能顶你们一群!
如果太子以后听你们的,那现在这帮朝臣没好日子不说,且大明一定会乱,毕竟朝中事务还是得找有能力的人来做,而不是找名声好的。
光有品德,有个屁用啊
万安道:“殿下,臣是这么想的,您看,直接把六部尚书叫来,让他们把手头上的事跟您讲讲,您看如何”
“这动静,会不会闹得太大”
朱祐樘惊讶地问道。
万安心说,你还知道闹出的动静大啊!
你应该知道,你的监国之责可不是你老父亲赐予的,而是你祖母,要是你父亲醒过来,且清醒了,知道你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文华殿搞小朝廷,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万安道:“要是太子觉得事情闹得太大的话,不妨先由臣去跟六部部堂会面,听听他们手头上有什么事……若是有悬而未决的,不妨拿到这里来商议,您看如何”
“不好。”
谢迁出列道,“既有事,那就应该召集群臣当众进行商议,而不应该单独面见。廷议乃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以在下看来,就算是六部尚书全到,规模还是太小了,不妨朝廷正四品以上官员都来文华殿,且形成规制。”
万安皱眉不已:“谢于乔,你这是要闹哪出陛下现在抱恙在身,又不是说就此以后便不能打理朝事,不过是临时让太子监国而已。你把场面铺得太大,可不是在帮太子……你们都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此时的万安虽然被人鄙夷,但要说政治觉悟,眼前这群人还真没一个有他高。
想他万安在朝中沉浮这么多年,早看清楚一切,已过了意气用事的年龄,且他所说也是充分为太子的利益着想,并不为过。
在场有些人听了马上就一阵羞惭。
为了帮太子,让东宫跟皇帝搞对立
眼前的万岁阁老,并没有说错,这种犯忌讳的事绝对不能干!
但问题在于,朱祐樘的脑子一根筋,说白了就是个轴人,我觉得对的事情,你非说不可,还要跟我讲什么黑白灰这种有的没的,我要是知道什么是禁忌,也不至于这些年都被老父亲瞧不起。
“我觉得谢先生所言在理,既要商议事情,就应该摊开来说。”
朱祐樘道,“否则就是闭门商议,肯定无法接纳更多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如上朝一般,把能说的事,都尽量展开来说清楚。”
“这……”
万安没想到,太子如此不开窍。
不过随即想到,自己以后得跟着太子混,若公然跟太子唱反调,对自己没好处。
他心里恼恨不已……你说张来瞻怎就没过来,好好跟他的笨拙女婿讲讲这朝廷的规矩呢
皇帝只是病了,除非确定他必死无疑,否则你这个太子就是在触你父皇的逆鳞,这道理怎就讲不通呢
一群迂腐书生,教出来的也是榆木疙瘩一块,要不是来瞻劝我回头,我才懒得搭理呢。
“太子,是这样的。”
万安解释道,“若要推行廷议,就应该提前有所准备。眼下六部及各司寺之人,都在衙门办事,临时征调过来,反倒弄得鸡飞狗跳。且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朝议,朝臣们一时也不知应该说点儿什么才好。”
朱祐樘想了想,不由点点头。
他还是比较讲道理的。
突然就说要举行朝议,还马上进行,连准备时间都不留,这不是给别人添乱吗
恰恰,朱祐樘心善,不喜给人找麻烦,只打有把握的仗。
“万阁老,那现在应该做什么”
朱祐樘问道。
“事情应该放到明天。”
万安建议道,“您看不如这样,今晚通知到各位大臣,让他们明日一早到文华殿来,有事说事,要是当时谈不拢,就召集更多朝臣进行廷议,到时各抒己见,您看如何”
“这……”
朱祐樘似不太想接受。
给你们准备时间,但也不用准备这么久吧
这怎显得我有孝心,能为父皇分忧呢
谢迁道:“先让人来,把事说上几件,当即就办了,不好吗”
朱祐樘赞同道:“谢先生所言极是。”
万安心说,你们这群人,没完没了,是吧
我这是没法跟你们讲道理是吗
非要今天办,今天办不成就不行
“可是今日……张太常正在给陛下诊病,陪伴君侧,实在走不开,有事的话……也没法与他商议。你说这第一次他就不在,不太好吧”
万安是个懂得窥探人心的人精。
谢迁等人听了不由纳闷。
这事儿跟张来瞻有什么关系
朱祐樘一听,却好像是把握到问题关键一般,连忙点头:“此话倒也有几分道理。皇祖母让我有事跟岳父商议,岳父不来,我的确……等于是没有完成她老人家的嘱托……既如此,那就明天一早,文华殿见。”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