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问道:“那,那这要怎么改进?”。
“这个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必须要全面改进,我也只是刚有了点头绪,等到我总结好了再说,对了老哥!咱们这边工房是怎么管理人员的?”。李枭问道。
李怀德闻言也就给李枭讲了起来。
李枭这才清楚,现在的管理方式还是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国家下达生产任务,厂部领导负责整体决策和规划。
之后再把任务细分,下达到车间主任、班组长等各级管理人员,最后再由班组长协调组内人员,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而在产品生产时,班长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生产的好坏,合不合格,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也有不少问题。
首先这种层级管理模式,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过因为年代的不同,李枭感觉这个应该会好一些。
还有就是信息传递链条长。
就比如车间内机床如果发生故障,就要逐层往上报告,员工报给班长、班长在上报报给工段长,在报给车间主任,最后才能到厂长那里。
不仅容易信息失真,还容易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在这种国家统一分配环境下,也很容易造成一些工厂因为原材料不足,没有让生产力完全发挥出来,而另一些工厂可能就会出现原材料过剩的情况。
最后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缺乏灵活性。
没有办法掌握市场的一个需求,这就很容易导致库存积压,不过这里在轧钢厂并不适用。
其它厂子在80年前应该也看不出多大问题来,毕竟大环境在这里,在这个缺衣少穿的年代,基本上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李枭越记越多也越头痛。
毕竟后世不管是5a管理模式,还是5S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这个年代,需要改的地方不少。
想了想李枭打算舍去市场分析、调查之类的,像是过厂内的十字路口,必须做手势之类的玩意统统去掉。
还有像是检查评估,采用自评、互评、上级评等方式,来进行考核之类的也全部拿掉。
李枭把目光放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安全性这方面。
特别是安全方面太重要了。
毕竟这个年代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设备可靠性差,没有自动化设备,这就需要依赖人工操作,也增加了事故的发生频率,无论是因为疲劳还是因为疏忽,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出事。
还有就是生产的技术的不完善,很多技术还都在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这也就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这些李枭都没办法解决,能解决的就是对工人培训,让人们增加安全意识。
就比如:规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等知识。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安全,检查线路有没有老化,最后就是完成应急预案,如果出现如火灾、爆炸等情况,要如何处置。
此外还要改善工作环境。
李枭发现,这个年代的厂房都很差,通风、照明也好,排风也罢!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都不过关,当然在这个年代也不能要求那么高。
还有就是场内湿度大、温度高、灰尘多等问题也会对工人造成影响。
这些能改就改。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