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月野菜的灾民捧着碗小口喝着米粥,虽然依然吃不饱,但是他们已经相信,昭善郡主是真的能给他们活命的机会!
垫了肚子的灾民恢复了往日淳朴,一个个老实排队跟着王府侍卫和铁骑出了城前往田庄。
“昭善郡主有勇有谋杀伐果决,老奴上次见到这般的奇女子,还是英德公主在世的时候,昭善郡主果真有英德公主的风范啊。”
我去,谁这么抬架子?唐昭扭头,就见一身官服的陆英及武威府衙官员簇拥着一个面白无须、面容慈祥的宦官走来。
“周大监”,唐昭惊讶,“您怎么来了?”
自康治帝大行,周大监便跟着盛安帝,奈何盛安帝身边早有用惯的大太监,周大监不是很得重用,在宫里的地位也大不如前。
否则千里迢迢宣旨之事,哪用他亲自来?
奈何形势比人强,周大监再心中不忿终究无可奈何。
因此周大监对唐昭还记得他之事格外开怀,“郡主娘娘好记性,老奴不过与郡主娘娘仅有几面之缘,郡主娘娘还能记得老奴,当真是老奴的福气。”
“与公公第一次见面,是公公来宣召加封县主的旨意,第二次见面,是在金銮殿上为外祖一家正名,两次见面都乃昭善幸事,昭善如何不记得?”唐昭捧着他道,“公公可是昭善的贵人呐!”
“哎哟!”周大监被捧地飘飘然,“郡主娘娘如此说,老奴怎么敢当呢。”
唐昭试探,“自然敢当,公公此次千里迢迢来西北,是不是有好事宣告啊?”
“郡主娘娘说的极对”,周大监一甩拂尘,“老奴提前恭喜郡主了。”
好事就好,唐昭松了口气,别是看她生意做的太好强抢或者分一杯羹就行。
“请公公入府,昭善这就命人打扫庭院接旨。”
周大监推辞不过,进府喝了茶吃了点心,又收了一整套四时琉璃茶杯,待香烛案台准备就绪后,强压下一脸笑意庄严宣旨。
唐昭和顾辞跪在最前面,身后王府众人、武威官员乃至府外灾民全部跪地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昭善郡主唐昭,钟毓玉秀蕙质兰心,温和良善咏絮有才,朕知尔素有忠君爱民之心,为表嘉奖以彰尔功,赐武威府为尔封地,境内山川河流田土屋宇悉归所有,尔需恪尽职守勤勉治理,保境安民不得有误。钦此!”
“昭善接旨”,唐昭双手高举过头顶,接下圣旨。
周大监笑道,“自大渝建国以来,郡主是第一个获封封地的宗室女,可见陛下对郡主的看重啊!”
唐昭越听越心惊肉跳,悄悄塞了个荷包,“昭善才德浅薄,缘何受此封赏,还请公公指教。”
周大监接过沉甸甸的荷包,笑的更开怀,“郡主娘娘研制的新农具在工部大受好评,洛阳周围的百姓都觉得新农具极好。”
唐昭恍然,原来是宣王给她请功了,但以她对盛安帝的了解,顶多一道嘉奖圣旨,再赐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但无论唐昭再怎么明里暗里打探,周大监都一副她简在帝心的样子,唐昭便歇了打探的心思。
陆英率武威府衙官员跪拜,唐昭勉励了几句,然后与顾辞亲自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后将人送出府门,目送宣旨队伍启程回京。
唐昭抬头望天,“夫君,你说天上会掉馅饼吗?”
顾辞肯定道,“不会。”
唐昭指指天,“那他是什么意思?”
顾辞没说话,目光落在还在排队的灾民身上。
唐昭:
OK,我懂,唐昭正要说话,就见顾辞将目光转向护送灾民离开的铁骑将士。
唐昭视线在灾民与西北铁骑之间反复横跳,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顾辞微不可察颔首。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