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武侠>亮剑:我钱伯钧弃暗投明> 第112章 和苏婉清一起逛县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和苏婉清一起逛县城(1 / 2)

从小寨村伏击鬼子的车队开始,突击队在钱伯钧的带领下就一直在不停的战斗。

这次打完平型关,钱伯钧决定暂时得歇一歇,避避风头,顺便让刚从战俘营出来的弟兄好好休养。

昨天平型关的战斗,突击队首次出现了伤亡,好在有钱伯钧的特效药撑着,只要是活着走出平型关的,基本上问题都不大。

伤亡的二三十人中,原突击队的战士只有五六个,其他的都是新加入的战俘营的弟兄。

好在最后死亡的人,只有七个人,都是被鬼子的反击伤到了头部。

战俘营的弟兄们身体还没恢复大好,就加入了激烈的肉搏战,出现这种情况真的在所难免。

找了一处隐秘山谷,安营扎寨,带领各个排的主官,把所有战士都好生安置后,闲不住的钱伯钧打算去鬼子的县城转转。

一番查探后,这里离得最近的就是繁峙县城。

在去繁峙县城路上,钱伯钧看着苏婉清的装扮一直笑个不停。

见惯了她平时穿军装的样子,冷不丁一身村姑打扮出现在面前,那种反差感太强烈了。

直到苏婉清揉了揉手腕,准备找趁手的东西,跟钱伯钧的狗头来个亲密接触时,钱伯钧才一副避瘟神的样子躲在一边。

不过,从他那上下耸动的肩膀来看,八成还是在那里偷笑。

苏婉清无奈的又赏了他两个白眼。

怪只怪自己非要跟着一起出来,不过情报工作本来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说起来,也是责无旁贷!

......

暮色中的繁峙县城门吱呀作响,三个灰扑扑的身影随入城队伍缓缓挪动。

穿羊皮袄的汉子摸出银元时,城头歪斜的“武运长久”旗正扫过机枪阵地,孙婉清瞥见两挺九二式重机枪架在麻袋垒成的掩体后,生锈的弹链垂在沙袋缝隙里,射手懒散地叼着卷烟,枪口竟对着城内戏台方向。

“尽是腌菜坛子!”伪军用刺刀戳了戳独轮车上的油纸包,刀刃离赵铁锤手腕仅半寸。

孙婉清适时爆发的咳嗽引得守军退避,钱伯钧余光扫过城门甬道。

新换的碗口粗榆木门闩上留着斧凿痕迹,墙垛堆积的滚石缝里钻出几丛野草。

两个伪军正蹲在瓮城拐角赌骰子,脚边歪倒的步枪枪栓上结着蛛网。

转过西市牌坊,蒸糕的甜腻混着马粪味扑面而来。

穿长衫的账房先生抱着算盘匆匆掠过,袖口露出半截勃朗宁轮廓。

酒幡下醉醺醺的宪兵踹翻了炭筐,戴白手套的手正要抽刀,却被钱伯钧一手拉住,手里多了两块银元,却没发现自己的钱包已经消失不见。

宪兵扭头时喉结滚动,钱伯钧注意到他武装带扣着特制铜牌---只有宪兵队才有这种带菊花纹的标识。

“太君息怒。”赵铁锤佝偻着背收拾炭块,独轮车轱辘“恰好”碾过宪兵皮靴。

趁对方跳脚咒骂,孙婉清顺走的通行证已塞进发髻,蓝封皮上“特高课巡查课“烫金字在暮色中微闪。

城隍庙残破戏台成了最佳观测点。

钱伯钧假意抽旱烟,烟杆丈量着粮库与军火库间距:“巡逻队每次间隔二刻钟,但申时三刻会有空档---那会儿厨子送饭,门口卫兵总凑在食盒前。”

孙婉清解开衣襟并非为了调情,裹在衣服里的相机连拍,记录着西街澡堂屋顶的重机枪射界---铸铁枪架旋转轴处积着厚厚油泥,显然半月未曾保养。

暮色渐浓时,三人闪进挂着“醉仙楼”鎏金牌匾的酒楼。

跑堂的引他们到二楼雅间,雕花屏风后传来伪军军官的划拳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