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哈瑞迪的偶遇
“哈瑞迪!”
听到妻子的叫声,哈瑞迪从骆驼背上转过头来,他的妻子已经在骆驼背上摇摇欲坠,但双手还是紧紧的揽着他们的小女儿,“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她哀求道,“我已经很累了,米拉姆也是。”
说着,她痛苦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侧过头去拉紧了头巾,不知道是为了躲开愈发灼热的阳光,还是不让自己的丈夫看出她脸上的憎恨。
“我们已经休息了很多次了,再这样,我们就没法在日落前赶到下一个水源地。”哈瑞迪耐心地和她解释道。
可惜的是他的耐心毫无作用,“我想回伯利恒!”他的妻子突然嘶哑地喊叫了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留在伯利恒呢”她责问道,“你是一个金匠,一个手艺精湛的金匠!勒高先生也说了,你可以在伯利恒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他做居中人,那里的行会会接受你的。”
“你只要答应了,他们马上就会为你提供住所、工具、学徒,基础的金银,宝石还有仆人。”她充满渴望地说道——最后一项是她最为最期待的。他们在比勒拜斯的时候,虽然遭到了同行的排挤,又因为信仰的问题而无法为贵族与哈里发服务,但在比勒拜斯的居民中,哈瑞迪的信誉和技艺都有着相当出色的口碑。
哈瑞迪的妻子当然也是个以撒人,但她只是比勒拜斯一个以撒商人的女儿,在比勒拜斯,几乎没有隐士派的以撒人,即便有些隐士派的以撒人会随着商队行动,也不会来打搅他,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又悠闲,作为一个金匠的妻子,她虽然无法与那些带着珠宝穿着丝绸的贵族女性相比,也从来没有过过窘迫的日子。
但这种平和的生活在比勒拜斯城破的那天,被那些可恶的基督徒们打破了。
不过当哈瑞迪的妻子知道,他们只要缴纳赎身钱就能离开比勒拜斯的时候,心中满是侥幸带来的欣喜——亚拉萨路城被十字军攻破的时候,他们可是杀死了城中所有的撒拉逊人和以撒人——他甚至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都是被上帝所看顾着的。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遇见那个十字军骑士,他强迫他们交出小女儿时,她顿时就从人间坠入了地狱,她怎么舍得呢这简直就是拿着刀从她身上割下了一块鲜血淋漓的皮肉,她当然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小女儿,但她也在害怕。
她怕,如果他们坚持或者是反抗的话,那个骑士会毫不犹豫的当场杀死他们,他们的小女儿还是难逃沦为奴隶的命运,甚至更糟。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愿意为他们说话的大人出现了——虽然从年龄上来说,他还是个孩子,但他依然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他们一家人完完整整地走出比勒拜斯时,她甚至感到了一阵恍惚。
虽然那时候,他们除了身上的衣物之外别无他物,但她并不惊惶,她知道自己丈夫的手艺有多么地令人惊叹,人们甚至会开玩笑的说,他是否也得到了某位圣人的注视,才能够打造出这样精美绝伦,而又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物品。
但凡看过哈瑞迪的作品,就不会有人怀疑他将来会为一个公爵或者国王服务。
因此,当哈瑞迪和她说,准备去往伯利恒的时候,她大力赞成。
伯利恒是仅次于亚拉萨路的圣地,而每一处被朝圣者们敬拜的神圣之地,必不可缺的就是圣像、十字架、圣物匣、以及各种各样带有神圣意味的念珠,首饰和配饰,亚拉萨路的手工艺者比地上的石子还要多些,伯利恒当然也不例外。
如她所愿的,哈瑞迪马上找到了一个朋友,以撒人以吝啬、苛刻与近似于残酷的精明而著称,但在他们的族群中,却始终提倡相互帮助和支持——虽然有时候迫于无奈,他们偶尔也会下个绊脚绳或是推出个替死鬼之类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而且哈瑞迪的职业也并不会与对方产生冲突。
哈瑞迪的朋友一见到他们,就马上热切的为他们安排了住所和晚餐。
从那晚开始,哈瑞迪的妻子好像又回到了在比勒拜斯的日子,不用颠沛流离,不用提心吊胆,可以尽情享受柔软的床铺,丰盛的食物和温热的浴水,仆人们在一旁殷勤伺候。
只待了几天,不用说哈瑞迪的妻子,就连他们的小女儿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她满以为哈瑞迪会在伯利恒定居下来,她甚至已经想好了,是以自己父亲的名义去借钱,还是让哈瑞迪自己去借钱,或者直接向哈瑞迪的朋友租借一个店铺,用作品或是酬劳来偿还本金和利息——她对自己的丈夫信心十足,一点也不担心会因为这笔借款而破产。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还没来得及露出笑容,哈瑞迪就给她带来了一个噩耗。
哈瑞迪并不打算留在伯利恒,相反的,在得到老朋友的资助后,他不会开设店铺,打造工坊,或者是寻求管事的推荐,好去贵人面前寻求机会——他会用这笔钱来购置骆驼和骡子,准备食物和水,带着她们返回隐士派的驻地。
“什么”
“我是隐士派的团体成员,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那儿,现在,我要回去了。”
哈瑞迪的妻子听了,差点就要发疯,她也是以撒人。当然听说过“隐士派”,那是他们族群中的这一小撮人,与大部分以撒人不同,即便经过了上千年,他们依然没有多少改变,恪守的仍旧是最为古朴而又正统的观念和教义。
他们不放贷,不做买卖也不兑换钱币。每个隐士派成员都只有一种职业,那就是农民,或者说以农民为职业的学者,他们在无比荒僻的地方开垦田地,汲取河水,种植麦子或是蔬菜,也有可能是葡萄和无果。
在他们的聚居地内,没有穷人和富人,更没有仆人和奴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他们每天迎接着日光起身,到河流中沐浴,而后换上朴素的亚麻长袍,走进田地里,或者是葡萄园里精耕细作。据说他们非常的擅长种植小麦、蔬菜和水果,以此自给自足,除了偶尔的交换(他们毕竟也需要盐、瓦罐和布匹等必需品)几乎不与外界来往,太阳落下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学习和祈祷。
而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或许将来还会持续下去。这种生活听起来足够神圣又高洁,但哈瑞迪的妻子并不打算去做一个苦修士的妻子,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长大。
但作为一个以撒女人,她并没有那个魄力表示反对,无论是言语还是举措。
她只能在心里想——她甚至宁愿回到比勒拜斯,说句实话,即便成为基督徒的奴隶和仆人,也未必会比成为隐士派中的一员更糟糕——不然为什么农民们会想方设法地进入城堡做事呢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