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微微点头,冷声道。
“准备战斗!你随我共击吴军!”
马超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狂热,迅速起身,拔出虎头湛金枪与冷灰枪,恭敬答道。
“遵命,师父!”
随后,司马懿与马超率领着曹操分配给他们的精兵强将,亦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下去,与蜀吴两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一场关乎天下格局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曹操统帅麾下猛将典韦与夏侯惇,引领着浩浩荡荡千万魏军,向蜀吴联军发起了排山倒海的攻势。夏侯惇于军中一声震天响的呼唤。
“通信兵何在?速来见我!”
话音未落,一名通信兵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至前,喘息未定便道。
“将军,末将在此!”
夏侯惇边跑边急切下令。
“速发信号!向那隐蔽于四周的勇士们传递消息!告知他们,我军已雷霆万钧之势发动进攻,令其即刻现身,牵制住那狡猾的蜀吴之敌!”
通信兵闻言,即刻领命。
“遵命,将军!”
随后,他疾步奔至早已筹谋妥当的烽火台前,手起火落,烽火台瞬间被熊熊烈焰吞噬,狼烟滚滚,直冲云霄,宛如一条巨龙,宣告着战争的烽火已然燎原。
而此刻,周瑜与诸葛亮仍竭力劝说着蜀军与吴军迅速撤离。
“主公,速速离去!迟则生变!”
“正是,殿下,我等应立即返回吴国!”
然而,刘备与孙坚仍旧怒目而视,彼此间的仇恨仿佛要将天地吞噬,非得置对方于死地不可。
刘备猛然间以剑尖直指孙坚,怒吼道。
“皆因你这愚不可及之人中了魏国奸佞之计,方令我等陷入此等绝境!你这混账东西!”
闻此,孙坚亦是怒不可遏,大刀一挥,直指刘备,咆哮道。
“大耳贼,休要在此颠倒黑白,恶人先告状!分明是你这昏庸之主中了贼人奸计,休要怪我!”
刘备怒火中烧,几欲失控。
“孙文台,你说什么?莫非又想讨打?”
孙坚亦是怒发冲冠,气势如虹。
“有种你便来试试!刘玄德!”
眼见两位君主又要剑拔弩张,周瑜与诸葛亮不禁面面相觑,心中一阵无奈。他们费尽唇舌,却终究徒劳无功。
但念及大局,二人迅速上前,将孙坚与刘备再度拉开,苦苦哀求。
“切勿再斗,我等应立即撤离,否则皆将陷于此地!”
话音刚落,忽闻两军中有人高呼。
“你们看!狼烟起!”
此言一出,两军将士无不循声望去,只见一股浓烈的狼烟自远方腾空而起,直插云霄。
望见狼烟的那一刻,诸葛亮与周瑜瞬间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
“不妙!全军速退!魏国即将发起进攻!”
而那些早已隐匿于四周的伏兵,在目睹狼烟神像映照天际的刹那,瞬间洞悉了行动的契机。
“瞧!那是将军的信号!他们即将发起总攻!动手!”
伴随着这一声铿锵有力的号令,原本隐匿于暗处的勇士们纷纷跃出藏身之所。有的手持利刃,自石坡或大树背后猛然现身,仿佛幽灵般出现在蜀吴两军眼前;有的则自树梢一跃而下,宛若神兵天降,气势恢宏;更有的自池塘与河流中破浪而出,浑身湿漉,却紧握兵刃,缓缓向蜀吴两军逼近。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勇士自隐蔽之处现身,他们身着代表蜀军的橘红战袍与象征吴军的青绿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刃,迅速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将刘备与孙坚的蜀吴联军紧紧包围。
“尔等休想逃脱!”
刘备与孙坚目睹这支身披自己国家战袍的军队将他们团团围住,不禁认出这正是他们先前竭力追杀的劲敌,心中涌起一阵惊愕与困惑,紧握兵刃的手不自觉地加大了力道,这才恍然意识到,他们已然深陷敌人的诡计之中。
与此同时,蜀吴两国的其他将领目睹这一幕,亦是震惊不已,神情紧张。诸葛亮紧握诸葛神扇,额间冷汗涔涔,心中暗道。
“糟了!必须尽快突破重围!”
赵云则紧握龙胆亮银枪,坚定地守护在诸葛亮身旁。周瑜则紧握赤炎剑,紧贴在孙坚周围,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低喝道。
“不行!我们必须立刻突围!”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奇景,一支身着蜀国与吴国战甲的军队赫然矗立于他们眼前,将众人团团围住。
刘备是位思维迟钝的君主,竟误以为此乃援军降临,怒吼着质问道。
“你们这群废物!前来支援竟也如此迟缓!”
闻此,诸葛亮那本就紧绷的脸庞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嫌恶之色。这昏庸无能、缺乏智谋的暴君,竟连敌军都未能辨识,诸葛亮不禁暗自与他保持距离,实在不愿与这等愚不可及之人有任何瓜葛。
毕竟,低劣的智慧似乎也能传染。
“真是个无可救药的笨蛋啊!”
而在吴国阵营,孙策与孙权望着这支突然出现的、身披自家战甲的军队,满心疑惑。
“怎会有我方人马?我们并未召唤支援啊!”
孙坚亦是眉头紧锁,不解其意。周瑜急声提醒。
“此乃敌军!我们已被包围!”
话音未落,那些人便蛮横地将身上的蜀国橘红与吴国青绿战甲撕扯而下,狠狠地践踏于地,随即露出他们真正的身份——魏国战士,身着深蓝色的战甲,紧握兵器,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刘备与孙坚麾下的蜀军与吴军。
一面魏国的深蓝色旗帜,上书一个苍劲有力的“魏”字,在军阵中迎风招展,为战场平添了几分沉重的压迫感。
目睹那魏国军旗的刹那,刘备与孙坚心中皆是一凛,深知局势危急,连忙对麾下将士下令。
“不妙!是魏军!全军撤退!速速回国!”
当魏国国旗的雄姿在战场上赫然展现,刘备当机立断,引领着蜀军如惊弓之鸟般向蜀国疆域疾驰,与此同时,孙坚亦不甘落后,率领吴军如离弦之箭般向吴国奔逃。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