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再起冲突
“三少是圈子里的戏称。”
见陈凡一脸疑惑,李红英解释道:“赵世增,赵船王家的老三,香江排名第一的公子。”
“是他啊!”陈凡反应过来。
这位才是真正的“铁肾达人”,从十八岁开始欢场,到八十几岁都有美女相伴,曾经一年换过178名女伴。
后世流传,其交往过上万名女伴。
在香江媒体的渲染下,三少成了社交场上的传奇人物,堪称无数女人香阁的恩客,红颜知己满天下的风流绅士。
跟他一比,刘剑雄就是个弟弟!
玩归玩,闹归闹,三少可不是绣枕头,能力非常出色,赵家进入地产行业,就是他推动的,并获得巨大成功。
“要不要去看看”
李红英放下茶杯,看着陈凡:“来香江这么多年,就没见你出席过商业酒会,也该露一次面。”
“很多时候,商场上就是互相给面子,你连面都不露一下,别人还以为你看不起香江的商圈呢。”
“那就去看看。”陈凡应下。
李红英说的没错,商场就是如此,像这样的商业酒会,往往能够获得很多的商业信息。
陈凡手底下的人就经常出席各种商业酒宴,无论是星火投资、星火地产,还是其它公司的人。
至于陈凡自己,则不喜欢应酬。
不过一直不露面确实不合适,就像李红英说的,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看不起香江的商圈呢。
“明天过来接我,一起过去。”
李红英给陈凡续上茶水,随即岔开话题:“咱们的一品鱼庄,现在进入内地,你觉得可行吗”
一品鱼庄的发展,很早之前就到瓶颈,无论是香江,还是那座岛上,市场都已经饱和。
竞品也大量出现,竞争尤其强烈。
要不是环境好、服务好、菜品好,形成品牌效应,像这样的连锁餐饮品牌,这么多年过去,通常都会走下坡路。
八六年时,李红英打算往外拓张,率先盯上日韩市场。
进入韩棒之后,菜品推广很难,亏了不少钱,如今就剩下两家店,生意还半死不活,已经打算关停。
在倭国的生意还算不错,现在也有十几家店,整体营收还算不错,可以适当增加门店。
但未来的核心还得是内地。
庞大的人口基数,共同的口味,只要经济发展起来,餐饮行业必然随之喷发,赚钱也是必然的。
“现在进入内地,时机正好,肯德基都进入内地市场,没理由咱们的鱼庄进不去。”
说到肯德基,陈凡突然想起来:“英姐,要不咱们也搞个洋快餐试试,在内地真挺畅销的。”
“算了吧,那玩意儿,缺德!”
李红英翻了下白眼,又不是没去吃过,偏偏小孩子嘴还行,健康是一点没有:“能把一品鱼庄弄好,已经足够,以后再投资,我都不往餐饮行业投钱。”
“事情最多的就是餐饮这一摊子,牵扯太多精力,可真要放手,又舍不得,贼烦这些事情。”
“当我没说!”陈凡悻悻。
餐饮行业确实事多,要是李红英愿意干,投点钱玩玩还行,要自己上去干,陈凡只会觉得,吃饱撑着。
能发财的行业多着,干什么不能赚钱,非要去混勤行
想了下,陈凡又说:“你要真不想管一品鱼庄,就放权给轮值总裁,公司也可以上市。”
“我考虑一下吧!”李红英叹了口气,还是舍不得。
那是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品牌,香江的门店产权都在公司名下,属于绝对的优质资产。
现在上市,感觉有些亏。
当初成立一品鱼庄,是奔着打造百年老店去的,从来没想过上市捞一笔,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不过鱼庄确实牵扯精力,还是其它行业省心。
当初前跟着陈凡投资,广深、广珠、京津三条高速公路都已经通车,全程不需要操心,盯着财务就行。
还有扬子乙烯工程,李红英当初投了一大笔钱,只拿到2%的股份,当时觉得有些不值得。
但87年时,30万吨乙烯装置投料一次成功,标志着工程的第一阶段完成,当初的投资最少翻了一倍。
这些才是优质资产!
如今上了年纪,李红英不太想折腾,就想多攒一些优质资产,将来一部分留给李红兵,大部分都要交到闺女手上。
其实这些年攒下来的,最优质的资产当属于香江的房子。
李红英是在最低谷时买的,一尺三四百,一平米才三四千,现在一个月房租都能收回两千多港币。
李红英没打算出售,当包租婆挺好的,哪怕过个二三十年,变成老破小,一样不缺租客。
包括整个李家,也是一样的想法。
李家手上的四块地,其中两块已经开始开发,但开发的进度就跟蜗牛一样,时刻都盯着楼市。
选书网